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分类:企划书 日期:2024-06-02 04:21人气:加载中...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1
知识与能力
1. 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能初步认识课文中的一类和二类生字。
2. 能看拼音熟练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
3. 朗读课文, 培养同学们针对课文内容参加讨论,发表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感悟课文,体验情感。
2.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排演课本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充分利用彩色插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展开想像,知道爱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言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狐狸和乌鸦》。看,乌鸦来了(出示书中乌鸦插图),小朋友,你从它的打扮上可以看出它是一位( )。她找到了一片肉,可高兴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2、这时候一只狐狸(出示书中狐狸插图)出来找吃的,它看到了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它怎么样?
出示句子: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看图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
狐狸特别想吃那片肉,所以它就去想办法了。课文的2---5自然段就写了这个过程。请同学们打开书,边读边画(出示自读要求:狐狸对乌鸦说了什么?用“~~~”画出来,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又有什么反应?用“——”画出来。)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2---5自然段
1、交流:出示2---5自然段 狐狸说的话是( ),乌鸦的反应是( )。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名读
(2)“眼珠一转”说明什么?
(3)狐狸是真心向乌鸦问好吗?板书:您好
(4)感情朗读
(5)乌鸦什么反应?板书:没回答
3、学习第二次对话
(1)狐狸说话前是什么表情?你能赔个笑脸给我看看吗?
(2)齐读句子 板书:孩子好吗
(3)乌鸦听了什么反应?没回答为什么要看它一眼呢?板书:看一眼
4、学习第三次对话
(1)出示句子 找一找狐狸一共说了几句话?
(2)男生读第一句 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真漂亮”板书:漂亮
女生读第二句 这句话说了什么?读好“嗓子真好”、“谁”板书:嗓子好
(3)感情朗读
(4)出示乌鸦和麻雀图 你觉得谁的羽毛好看?
请学生试学乌鸦的叫声,你觉得好听吗?
(5)狐狸这样说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总结:乌鸦的羽毛本来就没有麻雀好看,叫声谁都不爱听,可狐狸却偏说好看、好听。像这种明明不好却说好的话,我们就叫它“奉承话”。板书:奉承话 齐读两遍。
(6)乌鸦听了奉承话是什么反应?板书:得意 唱
结果怎么样?(幻灯演示肉掉下的过程)
(二)学习第6自然段
出示句子 什么叫“一溜烟”?为什么要跑这么快?
四、拓展说话
此时的乌鸦正伤心的哭呢!(播放哭声:呜呜……我真后悔呀……呜呜……)
(出示小朋友打电话的图)谁来打个电话安慰它一下。
五、对照板书,完成练习,总结全文
1、狐狸对乌鸦说了( )次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 )。乌鸦喜欢( ),所以上了狐狸的当,嘴里的肉掉下来被( )。
2、乌鸦该吸取教训了。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反复朗读句子
3、你们还想对狐狸说些什么呢?板书:上当受骗
六、作业
1、学习生字
2、编故事: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之后”为题编一个小故事。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释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钓鱼的启示
你们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关键?那“启示”是什么意思呢?(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
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启示”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抓“启示”的句子。
1、通过钓鱼这件事,作者又从中获得什么启示呢?答案就在文中,用你善于发现的眼睛找一找吧!
2、谁愿意把找到的句子与大家交流呢?
a、课件出示: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b、你们都觉得这句话是钓鱼给作者带来的启示吗?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
板书:是 非
你认为“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
师:那么在钓鱼这件事上,怎样做就是对的,怎样做就是错?板书:放 不放
面对这样一条大鲈鱼,作者与父亲的意见一致吗?他们的意见是什么?
板书:父亲 “我”
找启示的句子,目的是解决两点,一是通过找反义词让学生是与非的意思;二是在学生对文章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明白我和父亲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三、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1、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呢?能找见文中的句子来告诉大家吗?
课件出示: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阳光下轻轻翕动着。
能谈谈自己的理解吗?能把作者这种得意的神情读出来吗?
2、同学们,从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作者舍不得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3、交流,谈理由,并引导想象作者的心理活动,指导读。
4、出示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5、师:发现了吗?你们找得这些句子,有的是描写作者的(生补充:语言、神态、动作)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心情的变化,快速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
板书:(得意)——(急切)——(伤心)——(乞求)——(依依不舍)
6、师:(指板书)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鲈鱼时的“得意”,到父亲要求放掉鲈鱼时的急切、伤心,以至到舍不得放掉鲈鱼时的乞求,依依不舍,心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7、我们看到作者对这条大鲈鱼实在是太喜爱了,但因为喜爱就能占为己有吗?为什么?(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来两个小时)
8、师: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这样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只是放与不放的问题,可作者做起来却很难,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老师相信你们对这句话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9、再次出示启示的句子齐读。
10、从哪儿看出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呢?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引导抓词体会“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
b、指导读好父亲的话
c、那么,你们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抉择),但父亲最终选择的还是“放”。
(2)、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引导理解:不容争辩
看插图想象:父亲会“不容争辩”地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11、师:孩子们,此时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到处都静悄悄的,除了天知、地知、父亲知,“我”知外,根本再也没有人知道“我”没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放掉鲈鱼,这是不是不爱我呢?(生谈)
12、师:这就是爱,他不是溺爱,而是一种严厉的爱,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道德实践是没法妥协的,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在作者11岁的人生旅途中,父亲给他上了一堂道德课,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但是在人生旅途中,作者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的“鱼”。面对这诱惑人的“鱼”,大家猜猜作者会怎样做呢?
课件出示:
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大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个加引号的“鱼”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这儿有两种答案供同学们选择:
(1)、捕捞指作者到诱人的大鲈鱼。( )
(2)、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
师:作者之所以在面临道德抉择时是非分明,一切都因为——
出示父亲的话(生读):作者也深深明白:是父亲让作者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作者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
课件出示(生读):
一个人要是从小……力量。
通过找具体的句子,使学生明白我之所以不放鱼的原因和父亲坚持要放鱼的做法是正确的,让学生对是与非有进一步的理解,明白文中的“我”做法错在哪里。
四、德育渗透
1、师: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
﹡、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你会怎样做?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你会怎样做?
﹡、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你或怎样做?
2、师:听着你们的回答,老师看到了你们在道德面前,是非分明的表现,这就是《钓鱼的启示》一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相信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澎湃着千言万语,那你就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3、交流
师: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法国著名数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这句话吧!
出示 :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得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也让我们记住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这句话吧!
出示: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在生活中怎样对待形形色色的诱惑,道德的遵守主要依靠自觉。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3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3、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并且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是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天的美好景象。(板书、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认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课文,用你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
(别忘记关心一下你的小伙伴)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也可以自己示范读给大家听。
3、学生开火车读一读,小组合作齐读,个人打擂台读。
4、组词训练,可以由学生自己组词读一读,也可以教读别的同学。(出示课件也可以)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畅、通顺: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
2、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⑴有疑问先自己解决。
⑵借助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⑶学生解决不了的再有老师帮助解决。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你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去寻找春天,你都找到了什么?把你的答案记下来。
四、读文想象、回答问题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五、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六、小结、布置作业
春天的美好景象从课本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大家更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可春天的美好并不只是书本上的这些,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们也去找一找,把它写下来或是画下来都可以。
〖板书设计
1、找春天
看到小草、花朵、嫩芽
听到琴声(小溪里的冰融化的声音)
闻到春天的气味
触到春风的抚摸
〖教后记
通过学习本课时,我发现学生认识生字的能力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迅速的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记忆生字。并通过交流告诉别人,如:触字,学生理解为虫子头上的角,叫触角等等。在课文的朗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4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
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课
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指读、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图片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
(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lónɡ,不读lǒnɡ;“舀”读yǎo;“炊”读chuī。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ɡ。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2)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
礁石:出示礁石图片帮助理解。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声音。(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哽”是第二个意思。)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三、整体来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一件事,我们要交代清楚哪些要素?
预设: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交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课文讲了将军上小岛检查,发现了一片菜地,守岛战士用珍贵的小白菜请将军吃晚饭,将军不忍吃,最后与战士分吃蔬菜的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点,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准备。
四、介绍小岛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小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岛? 预设一:小岛很小。(引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
预设二:小岛很热。(引导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预设三:小岛不适合居住。(引导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
“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2、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守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3、指名读小岛的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掌握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整合的能力。
五、感悟军人情
1、过渡:小岛虽小,居住条件虽差,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海军士兵们不怕吃苦,他们长年驻扎在这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想想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1)出示阅读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写感受。
预设一:战士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引导学生品读第31自然段,感悟战士尊重将军,关心将军身体的用心。)
①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那番话,你会怎么想? ②学生交流。
预设二:将军与战士分食一桶菜汤。(引导学生品读第33~35自然段) 采访活动。
环节一:将军,你给战士们分菜,看到他们马上躲远,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
环节二:将军,你为什么把菜倒进汤里?
学生交流。
环节三:将军,看着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喝着你舀给他们的菜汤,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图片指导学生揣摩将军的内心活动,为写将军日记做准备。
①学生交流。
②小结:战士们关心年迈的'将军,为将军送上一盘自己亲手种的珍贵的蔬菜。将军心疼战士,把菜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同吃。
预设三:战士背土带菜种到岛上。(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感悟战士思念家乡,又善于改造环境的决心。)
①学生交流。
②追问: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这番话,你对这群战士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你想对岛上的战士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动脑、肯创新的战士,才有了小岛上的一片绿色菜地。这是小岛的希望。
预设四:油布的秘密——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品读第29自然段,感悟战士的中国情,爱国心。)
①追问:将军,当你看到这一幅由菜构成的中国地图时,你的想法是怎样的?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守卫祖国的每一位战士眼里是中国,心里也是中国,满满的爱国情,让我们牢牢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交流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重点品悟人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指导写日记
1、将军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岛,让我们认识了一群不怕吃苦、热爱祖国、敢于创造的守岛战士。将军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日记,他准备把这次小岛之行写进日记里。我们来帮他回顾一下他上岛之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和战士们又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环节来写日记片段,强调突出将军的心理活动。(相机板书:心理活动)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书写的情境,善于捕捉学生书写的题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并鼓励学生交流。
七、延伸到课后
1、写一篇完整的《将军上岛日记》。
2、观看《守岛夫妻》的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授之以渔,课外拓展延伸,趁热打铁,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小岛
1、将军上岛。
图片看到:油布
绿油油的菜地
听到:土和菜种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
2、战士邀吃晚饭。
看到:一盘小白菜
菜地里的中国地图
3、与战士让菜。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两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读书做记号。解决生字词难题时,我指导学生将小组内的困惑记录下来。感悟小岛特点时,我指导学生圈画相关语句。品悟人物形象时,我指导学生找找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写体会和感受。教师一定要创设学生学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提倡讨论式教学。课堂初,我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困惑,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确立学的主体性地位。课堂中,我抛出主要问题:“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在读文、思考之余,进行大胆交流,思维的火花碰撞,让课堂在交流探讨中深入文本背后,帮助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揣摩人物心理,为写日记做好准备。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5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屏幕显示:配乐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小女孩儿张开双臂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话说说。
评: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这一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看到课题,齐读,然后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师再问: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看课文、看彩图,读课文找依据,释题:实际上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
评: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去掉拼音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当小老师带读,及时表扬。
4.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样做,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和合作,让学生当小老师,形成生生互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全诗。启发想像: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然后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评: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挑战读。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后问:谁向他挑战?
评: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4.齐读。边看课件边模仿着读,要求读流利。
5.小组比赛读。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读,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小组,奖小红花。
评:有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6.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那句诗读给大家听,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评: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7.说话训练,填空。
()的月儿()的船,
()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的`船里坐,
只看见()的星星和()的天。
评: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四、书写生字,指导识记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真正属于你,知道吗?谁愿意来采?
评:用采蘑菇的游戏来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
(2)在三个蘑菇的后面分别贴上本课的五个生字中的三个“天”、“只”、“儿”,然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其他的同学可以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边采蘑菇边播放歌曲。)
(3)采完之后,师问:呀,你采的蘑菇真大呀!请你告诉同学们,你采到这个蘑菇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蘑菇叫某”。这个蘑菇想让大家一起来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笑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
(4)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来记这个字的,也可以到前面来说。
评: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识字的兴趣,体现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5)给蘑菇找朋友。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如果你不能组成词语,或者你想到的词语让别的同学说了,那你可以用它说一句话,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评:练习组词说话,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写字教学分散在两个课时安排,可以调节学生身心,也可以落实写字要求。
(6)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让学生描红,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谁来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6
教材分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当然,有感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将自己的独有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通过朗读来表达,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们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敢于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激情导入:
1、播放荷兰美丽景色的录象,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纵横交错的运河、鲜艳的郁金香、转动的风车……
2、教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录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感悟:
1、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交流。
(1)让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学生朗读、议读。(教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学生多作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想读的内容和喜欢的句段,自主地讨论和交流感悟到的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无论是朗读效果、理解的多少,还是情感体验的深浅,都不强求一个标准,力求体现个性的差异,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和理解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具体来说我打算这样处理:
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详细描写了奶牛图,略写郁金香图。体会奶牛色彩美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碧绿如丝绒”“黑白两色”来体会。体会奶牛的姿态美时我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会牛的不同姿态所体现出的不一样的美。有的是默默低头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泼好动的牛犊,有是的仪态端庄的老牛。我打算用课件展示这样一幅画面: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两色的奶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姿态上讲台站在这背景下来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姿态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带而过,也可借助课件这一辅助教材来帮助理解朗读。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写了骏马图,要让学生体会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这里我打算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很自由?会觉得无拘无束?”也许他们会回答“郊外”、“操场”等等地方,让他们谈谈让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点,谈谈自己自由的感受。从而迁移到骏马身上,骏马们为什么会这么自由?是什么让他们这么自由?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来体会骏马们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也体会到了原野的广阔以及作者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绿色”、“白色”、“黑色”,还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品读,读出它们的安闲。
第五自然段:写傍晚的景色,重点描写了挤奶图。我打算这样设计:让全班同学从刚刚那活跃的气氛中安静下来,然后放一曲舒缓的乐曲,随着乐曲我轻轻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感受,体会到傍晚的寂静。也许有学生提出“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不是安静,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作为教师要巧用读文时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发挥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点一下,这汽笛声是从“远处”“偶尔”传来的,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能听到其实是反衬出当时的寂静。引导学生读出傍晚的寂静。
第六自然段:写夜晚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这里要引导学生读出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问: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个字?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兰?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总结,让学生把刚刚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田园景色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回到课题《田园诗情》。
(三)总结课文:
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园诗情,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设计理念: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这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四)布置作业:
1、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2、拓展延伸: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奶牛 悠闲
白天 骏马 自由 诗中有画
动物 安闲 画中有诗
夜晚 安静
本文永久网址
上一篇:初中开学典礼讲话稿
下一篇:小学生兴趣小组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