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心理健康故事

分类:教学类 日期:2024-06-01 13:51人气:加载中...


心理健康小故事12个 推荐度: 简短的心理健康小故事 推荐度: 儿童心理健康故事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故事 心理健康故事1   喜欢的天气  用餐的客人问服务生:“明天天气预报如何?”  服务生肯定地说:“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客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你喜欢的天气?” .. ......
  • 心理健康小故事12个 推荐度:
  • 简短的心理健康小故事 推荐度:
  • 儿童心理健康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故事

心理健康故事1

  喜欢的天气

心理健康故事

  用餐的客人问服务生:“明天天气预报如何?”

  服务生肯定地说:“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客人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你喜欢的天气?”

  服务生:“我发现环境不是经常能如我意,所以,我便学习欢喜地去面对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气一定是我喜欢的。”

  道理: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你的态度决定你的心情,影响你的健康,甚至改变你今天的际遇。凡事多往好处想,这是心理健康之道,也是幸福快乐的不二法门。

心理健康故事2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心理健康故事3

  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一种有趣的心理效应,通过重复的暗示,人们会产生与原来的欲望相符的心理,如果我们对着镜子重复说“我是最出色的,我是最棒的”,那么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相反,如果重复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倒霉蛋,我是糟糕的”,那么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倒霉,越来越没有能力。这就是暗示效应的神奇魔力。

  暗示效应的“欺骗”功效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为了讲述暗示效应对人产生的影响,对参加演讲的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演示。他首先让工作人员逐一用水壶为学生手里的空杯子添加上白开水,然后对大家说:“这是一杯白开水,请大家喝下去。”

  过了一会儿,这位心理学家又让工作人员拿着矿泉水瓶为学生添水,然后对大家说“这是来自法国3000米高山上的矿泉水,请你们品尝一下是否味道甘甜。”结果,在场的每个人都表示第二杯水比第一杯水更加甘甜。

  最后,这位心理学家对学生说:“这两杯水都是白开水,并且是来自于同个锅煮开的水。”这就是暗示效应带给人们奇妙的错觉。

  心理学家就把这种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诱导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的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的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有对事物的看法,当人们进行语言、行为上的暗示时,人们就会将潜意识的看法和他人的暗示联系起来,并形成反应。在上面那个实验里,水壶和矿泉水就是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一种图像暗示。当心理学家用语言进行暗示的时候,人们就会根据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形成错觉。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身边充满了苛刻、尖酸的'人,他们习惯用负面的词语来评价你,每天都对你说“怎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办不好”,“你是笨蛋吗?怎么脑袋这么蠢”,“你怎么这么差劲呢”……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渐渐被他人催眠成一个“不行”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意志力越差,越不自信的人,越会受到他人暗示的影响。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非常自信,意志力非常坚定,那么即使别人对他进行消极的、负面的暗示,他会笑着开玩笑回击你。

  将自己催眠成优秀的人

  如果自己不幸被别人暗示成一个“不行”的人,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依靠暗示效应,你就可以把自己暗示成一个“行”的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临时决定组织关押在监狱里的犯人到前线作战。为此,美国政府还派遣了心理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心理辅导,希望这些犯人能以最佳的状态奔赴前线。

  心理学家作了为期三个月的心理辅导。在训练期间,心理专家要求犯人每天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内容是犯人在监狱里的良好表现、改过自新的欲望、如何进步、有着怎么样的奋战欲望等等,认真抄写并亲自邮寄。三个月后这批犯人到前线心理专家又要求他们每天晚上为最亲的人写信。信的内容也是统一指定,主要是讲述他们在战场上如何英姿飒爽,如何服从纪律,如何英勇杀敌·····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正如他们在信中写的那样:服从指挥、勇敢奋战。

  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人们就会往积极的方向走。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的那一刻,如果对自己暗示说“我很困,我还需要再睡一会儿”,那么就会感觉非常疲惫并赖床。相反,尽管非常困,却对自己暗示说“我还年轻,睡五小时就够了,我会精力充沛的”,那么往往可以打起精神起床、而这一天也会是精力充沛的。这就是因为自我暗示而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效果。

心理健康故事4

  苦恼与欢快取决于心态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儿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大儿子发愁,由于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就会为二儿子发愁,由于不下雨二儿子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诉她,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二儿子兴奋,由于他可以卖伞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大儿子兴奋,由于他可以晒布了。在哲学家的开导下,老太太以后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道理:美国成功学学者拿破仑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是的,一个人面对失败所持的心态往往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心态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和人生布满了抱怨,自我封闭,限制和抹杀自己的潜能。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消耗人生。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出发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失败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是选择了成功的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注定要走入失败的沼泽。假如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抹杀你的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心态。

心理健康故事5

  《努力一点点》即是成功的开端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努力一点点》故事里的妈妈对待儿子的“鼓励式教育”。视频里小男孩M,是一个个头不高,协调性也不是很好的小男孩,但是他偏偏喜欢足球!

  当M的妈妈在场边看着儿子有些滑稽的头球动作时,心都要碎了!训练结束,教练婉转告诉她:“M很有决心,只是基础差些!”妈妈心里明白,儿子何止差一些,是差很多!

  可是,在家里,面对满脸沮丧的儿子,妈妈并没有责怪,也没有拿他和别的小朋友比较。而是微笑着对儿子说:“我和你的教练聊过了,他说你一直都很努力。在这之前,你完全不会用头去顶球呢,但现在你时不时能做到了!再努力一点点,轻触一点点就够了呢!”受到妈妈的鼓励,M转身就去练球了!之后,M更加努力地去训练,但依然还是最差的那一个!面对训练中的伤痛,妈妈始终鼓励儿子坚持,虽然她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样,会心疼,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但她依然风雨无阻地陪伴儿子!

  在儿子的努力和妈妈的鼓励陪伴下,他们惊喜地发现,M的.体能越来越好,他不仅掌握了头球技术的要令,而且在成百上千次的努力下,已经能完成高难度的头球了!又是一次班级比赛,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一分钟的时候,M所在的队,比分依然落后。关键时刻,带球突破的M在禁区前,被对方后卫撞倒,但他迅速站起来,重新投入比赛。1:1!平了!在最后一分钟,M用头球帮助本队搬平了比分!全场一片欢呼!

  那一刻,M是全场的焦点!

  可是谁又能想到,当初M的头球技术基本为0。

  他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他有一个从不要求他当第一名的妈妈!

  其实妈妈每次鼓励孩子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都会不确定地问自己这样是否对孩子不好,因为她对他撒了谎,这样是否给他带来更多的伤害?我想这也是大部分父母想问的,明知道孩子不适合,为什么还要去说个谎言,到最后是伤害他还是为他好?

  妈妈希望的,只是每天再努力一点点,超越自己一点点!

  短片中的M在刚开始训练时,可以说是最“笨”的一个,但最后,他竟然是用自己当初完全不会的头球,帮助本队搬平比分!我们不否认,每个班,总有一些孩子很优秀,成为家长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只是别人家的孩子!

  就像视频里的妈妈说:“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妈妈,因为我并不想我的孩子总要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其实最大的胜利,就是胜于自己。成长,只需你一点一滴的关心与鼓励;成功,只要我们每天再多努力一点点,努力比昨天做得好一点,这时你会发现,孩子身上会有很多优点,他是独一无二的,是上天的恩赐。

心理健康故事6

  倒背如流的秘密

  在演讲场所或者电视节目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表演,记忆专家站在台上,随意让台下的人提供一些词语、数字、单词或是公式,并按顺序写在黑板上,随后这些记忆专家都能够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流利地将全部内容依照顺序背诵出来,有时候,这些记忆专家还会将记忆的方法传授给台下的任意观众,然后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让任意观众也变成了记忆天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种类型的记忆表演,都不禁会想:究竟这些记忆专家有没有记下需要背诵的内容呢?这些观众是不是记忆专家事先指定的人呢?

  编码能让人产生安全感

  事实上这些记忆专家没有事先记下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没有找观众来当“托”,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记忆天才,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记忆与心理的关系来为记忆服务,心理学上将这些记忆表演“天才”利用编码和联想的方法来达到快速记忆的现象,称为“培哥效应”,“培哥效应”的产生有两个重要的心理因素:第1个是编码,第2个则是联想。

  如果将毫无关联的一连串词语写在黑板上,如:刷牙、眼镜、帽子、迟到、冰箱、报告、见顾客、安慰、买菜、看电视.……人们会因为词语之间没有关联而觉得记忆难度增加,导致人们产生不安混乱的情绪。相反,如果让没有什么关系的数字加上编码,那么立刻就会让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如:1刷牙、2眼镜、3帽子、4迟到、5冰箱……

  心理学家意识到这种微妙的心理,并认为编码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当同时给一个人10件工作的时候,人会因为工作量太多而感到混乱,从而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可是当人们冷静下来思考,将10个工作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列好顺序后再处理,那么人们就会感觉到事情将会得到有序地进行。因为人的心理能接收第1件事要处理什么,第2件事要处理什么……直到第10件事要处理什么都了如指掌。当事件、物品呈现一定顺序,以井井有条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能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当人感觉到混乱的时候,不妨对烦恼的事情进行排序,有助于建立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人从急躁当中冷静下来。

  情境联想记忆能让记忆更持久

  当数字编码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安全感也会随之减弱,简单地说,从1数到10,因为顺序将无关联的记忆点集合起来,可以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可是当从1数到100,随着记忆数量的`增加,人们对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发感觉到无能为力,当编码积累到一定程度,如第100个单词、第200个单词的时候,人的安全感也会随之降到最低点。这个时候,编码的作用就不够强大了,就需要用到“培哥效应”的另外一个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通过将记忆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联系来联想记忆,使之变成集中的、具体的、有影响的记忆内容,相关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讨厌记忆单词,是因为凌乱的、繁多的、毫无关联的单词会让人产生枯燥的心理,而人们的心理会本能地远离枯燥的事物,接近有趣的东西。当枯燥的单词出现在人的面前,人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抵御的情绪,然后潜意识地帮助人们忘记这些枯燥的单词,这也是为什么一篇我们不喜欢的课文背了上百遍,还是不能记住。越是想快点把它记下来结束枯燥的记忆过程,就越不能记住,这就是心理上的抵御情绪对人们的记忆起到的阻碍作用。

  此外,心理学家还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偏好记住有情景的、具体的事物、不喜欢记住零散的、单独的、抽象的词语或者单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自己曾经帮助别人或者做好事时接受表扬的话记忆犹新,就唯独想不起一个星期前某个背过的英语单词,事实上,人们记住的并不是某句话,而是帮助别人或者做好事时的情景。

心理健康故事7

  4、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在数十年前,福建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他们忍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主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数十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

  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运。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这便是海外华人的真实奋斗历史。它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自己的视野、事业和成就。

  解读: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

心理健康故事8

  一根鱼竿和一篓鱼的故事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用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

  道理: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成功之人。

心理健康故事9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上班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上班族,遇到了不懂管理的上司,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心理健康故事10

  感谢上天让我失明

  1岁那年,一场大火让她成了盲人。父母抱着襁褓中的她泪流满面,绝望地哀叹:“可怜的孩子,她这一生可怎么过呀!”双目失明的人,内心总是特别敏感,当她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与常人不一样后,开始大哭大闹,哭闹声令父母心碎。亲人们以百般的宠爱来弥补对她的亏欠。她任性、孤僻、郁郁寡欢,对家人的依赖与日俱增。6岁的一天,外婆拉着她到外面玩,因为很小的事情,她变得极不开心,又撒起泼来,无理取闹。年迈的外婆叹气说:“孩子,你总是这样,将来会害人的。什么叫会害人?就是拖累人,成为别人的累赘!”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也激起了她强烈的逆反心理,“我才不会害人,我眼睛看不见,但我有双手,有耳朵,决不会成为别人的`累赘,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她气愤地回答。正是外婆的无心之语,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她开始寻找自己人生的价值。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己的短跑竟然不输给正常女孩,于是萌发了第一个梦想:跑进国际赛场。14岁那年,她进入盲校读书,也开始了正规的体育训练。教练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要她在规定的时间内绕着运动场跑8圈,如果哪一次超时则从头再跑。9月的天气,潮湿闷热,当她跑完第3圈后,整个人晃晃悠悠的,感觉要虚脱了。此时,她的耳畔突然响起外婆的那句话:“你将来会害人的。”

  “我不能害人,我要成功,我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一个强烈的信念支撑着她顽强地跑下去,她咬紧牙关,继续迈动步伐。

  熬过最艰难的岁月后,她也炼成了钢,一路跑进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亚运赛场上,她威风八面,锐不可当,连连摘金夺银。当国歌响起时,站在奖台上的她聆听观众如潮的掌声,心里暗暗自语:“我不比任何人差!”

  她就是吴晶。吴晶说:“感谢上天让我成为盲人,催我奋进,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坚忍不拔地做事情,顽强地做自己。”

  道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宇宙,有了目标,潜能一旦发挥出来,会超乎想象,有时候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的能力,没有让潜力释放出去,所以相信自己,给自己树立目标,有了信念,一切皆为可能。

心理健康故事11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

  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不要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心理健康故事12

  目标的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便开始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往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便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心理健康故事13

  梦骑士

  这是一个小短片电影,感动全亚洲的“不老骑士”的丰富又坎坷的人生故事。短片故事源于一次重逢:5位年过80岁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会上,对着大家年轻时候在海边的照片,勾起了他们骑摩托车环岛旅行的梦想。虽然在照片中的7个人里面,有2人已经离开了人世。

  在漫长的6个月的准备过程中,他们拔掉了吊针,丢掉了拐杖,扔掉了药丸,积极锻炼身体。最终穿上帅气的机车装,带上故去朋友和妻子的照片,毅然跨上摩托车,踏上了环岛的旅程。

  最终,5个老人来到了年轻时候合影的海边。他们举着朋友的遗像,面朝大海,站成一排。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依然是7个人,依然是这片海,没有丝毫物是人非的感伤,只有梦想实现后的豪情万丈。

  道理:人会老,梦想不可以!只要还有目标,脚下的路就不会停止。

  有一天当你80岁,你还有多少做梦的勇气?环岛13天,1139公里,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这些平均年龄81岁的老人用行动告诉我们,癌症、高血压、膝关节退化、助听器和年纪,都无法阻止他们追寻梦想。他们虽然平均年龄81岁,心里却住着18岁的梦,而且他们可以用一辈子的经验告诉你:只要有目标,就会有奇迹!

心理健康故事14

  灵验的水泉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你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帮助我,让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道理: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或许,这些残忍的经历,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接受现状,面对现实,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心理健康故事15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都跑来安慰他,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居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遇到福还是祸,都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祸来到自己身边,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本文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