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屋读后感
分类:读后感 日期:2021-08-17 03:33人气:加载中...
棚屋读后感(一):
《棚屋》讲述一个残忍但又美丽的故事。三年前,在一次露营旅行中,麦克的小女儿梅西在山间一个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迹斑斑的红裙子时常在麦克眼前浮现,然而就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风雪天里,麦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来信,邀他去棚屋见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们对上帝的称呼。这是杀害梅西的凶手精心设计的阴谋?是一场不怀好意的邪恶玩笑?还是真的来自上帝的邀请……虽然对来信感到不知所措,但麦克“相信是上帝是因为关心我才给我送字条”,于是他只身赴约。当他到达棚屋的时候还在埋怨,可是当他走出棚屋后一切又变了,于是,他看到了“老爹”、耶稣和萨拉玉。于是他们带着麦克开始了一段心灵与思想的旅行……
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性艺术性都不是异常强,或许因为威廉?扬曾就读于神学院,所以他更像一位传教士。“当某人宣称自我与上帝共度了整个周末,并且是在一间棚屋之中,谁会相信呢?然而这就是《棚屋》的故事。”作者的朋友威利如是说。虽然不相信,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它已经教会我们宽恕和原谅,这或许就是《棚屋》的魅力所在吧。
我想我们中或多或少大多都有过悲痛,有过破碎的梦想以及受伤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众不一样的失落,有着我们自我的“棚屋”。我们不仅有“棚屋”,同时我们又十分恐惧回到“棚屋”,“棚屋”里深藏的是黑暗的过往、邪恶的事件,或是惨忍的画面与创伤的经过。“棚屋”可能是实际的某处,也可能位于我们内心深处。
或许,当我们一稍微想起有关“棚屋”的片段,我们的心就剧烈疼痛得快要窒息,我们的全身就充满了混乱与愤恨的情绪,让人想要对天怒喊:“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要在我身上发生这样的事?为什么?”
其实苦难与创伤不是神为了考验人所出的功课,那是人类的邪恶与贪婪所造成的错误,可是神的怀抱却是生命不会改变的归处,这归处有着无条件的爱与疗愈力,等着人回转,安靠心灵,重获新生。当愿意以比自我更大的力量支撑自我、爱护自我时,生命才得以稳当下来,重新理解生命、领悟人生。
如果,一向拒绝回到内心所害怕的“棚屋”,那么,生命会活得浑浑噩噩。即使,用强大的防卫机制隔绝所有的感受与情绪,能够蒙着头继续过日子,但那日子却无法让生命感受到期望、热情与爱,而最终,不仅仅远离自我的心,也不再能和任何人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
我们所处的生活世界,被创造的原本,是万物平衡的世界。苦难、破碎、失丧、痛苦确实存在,但疗愈、缝补、获得与平安也同时的存在。在巨恸之后,我们都能够领受一份恩典——以勇气与爱,选择良善的力量,响应创伤的发生,然后承诺,愿意牵着自我的手,陪自我继续未完的人生。
当我们愿意以爱与良善回应创痛遭遇时,疗愈便能发生了。这并非一个有信仰的教徒才能经验的历程,许多遭遇创伤后的人或许没有信仰,他们却愿意将自身的苦痛遭遇、创伤阴影转化为帮忙这世界的一份动力,只为了更好的明天。
他们承受住了悲恸,并且,为了不再让悲苦发生,愿意有所牺牲,只为了人类群体的幸福。就如本书中的父亲,以勇气回到棚屋,再次应对丧女的痛苦记忆,也所以重新找到线索,终止了一场无尽的杀戮,阻止了其它杯具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棚屋》又让我领会到了宽恕,让我学着用上帝的眼睛看世界。当我们陷入自我的悲伤,就会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当我们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时刻与上帝在一齐,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伤,而要放下痛苦悲伤,便要放下自我对事物的善恶确定。譬如一颗毒草,它的本质就是一颗毒草,与善恶无关。我们只需要细心与它相处甚至远离它以保护自我。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会去原谅和包容。而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我。
棚屋读后感(二):
整个故事,则在短暂回忆的幸福过后,以一个杯具作为回忆的结束。男主角经历着内心多次的挣扎,来到棚屋,随后以内心深深对上帝的不满为开始,经历一次从内在的心灵之旅。这段历程,男主角经过天父,耶稣以及圣灵的帮忙下,诚实地应对着自我内心的不满甚至愤怒。而最令人觉得舒服的是,没有过多的神学道理,而是将与神的关系,以拟人化的出此刻读者面前。让人觉得天父,耶稣以及圣灵是何等的接近,简直就像自我的一个朋友,一个亲爱的长辈,读后感《《棚屋》读后感》。
三位当中,彼此相亲相爱的描述,让读者能够略体会到那融洽并无条件接纳的爱。最不可思议就是将天父拟人化成一个黑人大妈的形象,这超出一般想像的比喻,也的确提醒了我们神的形象是超乎我们一船人的想像。整个与神相遇的过程,用了许多基督徒以熟能详的例子。像是男主角在水面上与耶稣一同行走。又或被邀请在的宝座上审判被男主角认为不公的上帝。再者就是对苦难的解释,对善与恶的理解,三位一体等,让一些神学性的观念溶入了男主角的救赎中。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与对话当中,男主角一向被爱,被接纳。同时他自我亦不断地认识自我的内心,承认自我的内。原谅了自我,甚至最终原谅了凶手。
与神相遇后,回到现实,亦改变了男主角的生命,同时带来了其他人生命的改变。故事的最终没有给出一个结局,但那结局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主角的救赎以及释放,让人去体会到,神并不是那遥不可及,而是伸手可到的程度。本书的确如后面书评所说到的,是现代版的《天路历程》。有基督教背景的读者,看起来可能会更为亲切。而不太了解的话,可能看着会有点辛苦甚至混乱的感觉。
棚屋读后感(三):
开始简单的小说很好看,可是之后主角麦克与上帝的对话,就开始慢慢要费脑子看了。看了下一段,有时候要再想想之前的,或者回到去再看看之前的。与上帝的对话,给人以启发,文中很多话都值得人深思。
《棚屋》是一个及现实又离奇的故事。麦克是一个在人群中很难找出来的普通人,他因童年的家庭创伤和中年的丧女之痛,生活信念和宗教信仰陷入的危机。尽管他仍维持做基督徒的表面文章,但在内心深藏这对上帝的疑问和责难,个人情绪似乎总是被巨恸的冰雪覆盖。在那个正常时间里并不存在的周末(可能上帝进行了时间转换),他满腹狐疑地赴上帝之约,前往女儿梅西被残害的棚屋,经过与上帝恍然如梦的对话,经过对神圣关系的体验,不仅仅治好了内心难以愈合的伤口,也使他的信仰方式有了进取的转变,他讲述的离奇经历也成为深刻影响他周围人的“见证”。
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我。这就是《棚屋》所要告诉我们的:从今日起,放弃自我的标准,重新学着爱和饶恕,重新认识世界。以上帝的眼睛看世界。
棚屋读后感(四):
《棚屋》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小说。是的,它写了一桩耸人听闻的虐杀女童案,可是那只是打开棚屋的一扇门。如果你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性艺术性都不是异常强,那或许因为作者威廉·扬不是一个作家。曾就读于神学院的他,更像一位传教士。在宗教被人们不理解甚至摈弃的当今,在人类日益浮躁的当今,作者和他的《棚屋》试图构建一座桥梁,将人们重新拉回到上帝身边。
在《棚屋》中出现的上帝,不是我在《圣经》中读到的上帝。千百年来,白种人,异常是白种男人,因自我跟上帝肤色形象相似而自命高人一等。而那样的上帝似乎也只属于西方世界。可是《棚屋》的上帝不一样,他能够是男人,也能够是女人;他能够是白种人,也能够是非洲人或亚洲人。他是你所期望的任何模样。因为全人类都是他的孩子。
三位一体的上帝本就不属于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若上帝真的存在,他必须是来自多维空间的,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看到的他都是有限的。他远比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和想到的更加伟大,无所不在。西方人把上帝描绘成白种男人,一方面是固然因为坐井观天,另外一方面是人类一旦有了秩序,便试图利用上帝。而上帝终是爱我们的,就像做父母的,即使孩子犯了再大的错误,父母对于子女的爱也不会所以减少。倒是人类总是站在自我受到局限的三维世界里观察上帝,是以无法理解上帝。
上帝从来不制定规则。伊甸园是个没有规则的地方。上帝创造万物,所以万物存在即合理。这种思想也和我从《圣经》中读到的不一样。《圣经》中的上帝更加固执,更加喜欢告诉人类什么事不要做(当然,是人类编纂的)。《棚屋》的上帝更像中国的老子所谓的道。上帝不让人明辨善恶,因为善恶从来不是绝对概念。吃了智慧树上的苹果,“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并不透彻,却擅长断言事物的好坏”,从此善恶是主观确定,而无关对事物本质的探寻、了解。瞧瞧吧,全球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多是人类主观确定善恶的结果。人类认为自我是能够独立思考的,却使得整个地球濒临毁灭。而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应当是像电影“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那样。那时的人类并不懂善恶,要做的,只是在了解每一件事物本质之后,使自我能以最好最适合的状态与他们相处。那是我们曾有过的家园。“让我们祈求人类绝不要逃离地球,去别的地方传播邪恶。”
上帝从不制定规矩,他只传播爱。他从不将自我的意志强加于人类,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才是真正的爱的方式。职责不是爱,期许不是爱。当夫妻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要靠职责和期许维持的时候,那恰恰是因为爱的缺失。(每当从电视剧里看到妻子责骂出轨的丈夫不负职责时,我就觉得凄凉。)三从四德不是爱,圣坛前的宣誓不是爱。当爱缺失之后,秩序和制度便会趁机滋生泛滥,让我们背上负担,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爱。因为“一旦废黜了上帝,政府就变成了上帝”。黑暗仅有在光明消失的时候才会出现。
当我们陷入自我的悲伤,就会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当我们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时刻与上帝在一齐,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伤,而要放下痛苦悲伤,便要放下自我对事物的善恶确定。譬如一颗毒草,它的本质就是一颗毒草,与善恶无关。我们只需要细心与它相处甚至远离它以保护自我。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会去原谅和包容。而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我。这就是《棚屋》所要告诉我们的:从今日起,放弃自我的标准,重新学着爱和饶恕,重新认识世界。以上帝眼睛看世界。
棚屋读后感(五):
开学初学校组织南下杭城买教学参考书,拥挤在书店里买了一本《棚屋》,吸引我的仍然是它的悬疑。
故事简介:三年前,小女儿梅西在山间那个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迹斑斑的红裙子如影随形时常在麦克眼前浮现……就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风雪天里,麦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来信,邀他去棚屋见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们对上帝的称呼。这是杀害梅西的凶手精心设计的阴谋?是一场不怀好意的邪恶玩笑?还是真的来自上帝的邀请……[由Www.YiZhiPu.Com整理]
原本以为故事的情节会很刺激,结果有些失望。里面只是频频出现对话,根本没有任何悬疑。
上帝邀请麦克到棚屋相会,棚屋也就是麦克的小女儿梅西遇害的地方,对麦克来说这是他的“巨恸”。再次到达棚屋的麦克内心是痛苦的。麦克极度地恨,极度地想找出凶手进行报复。
在棚屋,他和上帝、耶稣生活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上帝与他过着人间生活,经过呈现各种完美的事物,向麦克解释梅西的死。以往充满仇恨的麦克在上帝的感染下竟放下了恨,学会了宽容。因为他懂得,仅有宽容,自我才能应对以后的生活,才能像跟上帝一齐生活一样欢乐。
《潘多拉的救赎》中苏菲梅耶失去女儿选择了报复,最终导致所有的人痛苦;《棚屋》中麦克选择宽容,他相信远方的女儿生活得很开心,于是他以后欢乐地生活着。
生活在纷繁的现实世界,我们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或者确切地说我们一向在争斗。很多人为了生活,为了金钱,为了权力,精疲力尽。一点小事,斤斤计较。确实,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我的去争取,可是很多人在争取的过程中是不是丢失了什么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巨恸”,每个人经常应对着“杯具”。
笑着是一天,哭着也是一天;开心是一天,郁闷也是一天。何不以一颗宽容的心,开阔的视野看看这个世界。
作家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有时候我们不能改变什么,也没有什么能改变自我,关键是自我的心态。
学会调整心态,学会宽容,再大的“巨恸”也会融化。
棚屋读后感(六):
《棚屋》讲述一个残忍但又美丽的故事。三年前,在一次露营旅行中,麦克的小女儿梅西在山间一个鄙陋不堪的棚屋遇害,她那被撕成碎片、血迹斑斑的红裙子时常在麦克眼前浮现,然而就在一个邮差无法送信的风雪天里,麦克意外收到一封署名“老爹”的来信,邀他去棚屋见面。“老爹”是妻子南和孩子们对上帝的称呼。这是杀害梅西的凶手精心设计的阴谋?是一场不怀好意的邪恶玩笑?还是真的来自上帝的邀请……虽然对来信感到不知所措,但麦克“相信是上帝是因为关心我才给我送字条”,于是他只身赴约。当他到达棚屋的时候还在埋怨,可是当他走出棚屋后一切又变了,于是,他看到了“老爹”、耶稣和萨拉玉。于是他们带着麦克开始了一段心灵与思想的旅行……
《棚屋》让我领会到了宽恕,让我学着用宽恕的眼睛看世界。当我们陷入自我的悲伤,就会看不到别人的痛苦,而当我们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时,上帝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所以要想时刻与上帝在一齐,就要放下自我的痛苦和悲伤,而要放下痛苦悲伤,便要放下自我对事物的善恶确定。譬如一颗毒草,它的本质就是一颗毒草,与善恶无关。我们只需要细心与它相处甚至远离它以保护自我。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学会去原谅和包容。而学会了饶恕,便远离了悲伤,与其说解放了他人,其实首先解放的是自我。
棚屋读后感(七):
用了10天零碎的时间读完《棚屋》,虽然时间用的零碎,但资料理解得很完整。
看似悲情的故事,却让读者读到最终心生暖意、领悟真谛。先不说故事资料的真假,作者威廉·扬的真情讲述就足以让读者跟随麦克三度走进令他“爱恨交织”的棚屋。虽然书中大部分资料都是讲述麦克与“老爹(对上帝的爱称)”、耶稣、萨拉玉之间亦真亦幻的故事,但并没有因为宗教的加入就妨碍读者对爱与宽容的理解。
故事以“老爹”的来信为开端,以麦克的爱女梅西被虐杀为主线,讲述了麦克从“巨恸(指梅西被害)”中解脱,以更加纯净、阳光的心灵重新生活的曲折故事。以前的生活中,我一向都不否认上帝的存在,读过《棚屋》我坚定了上帝的存在,在我的理解中,上帝并非在某个角落安排生灵的一生,而是居于每个生灵的心中,只要你心中足够博爱,对世事足够宽容,那么你就会得到上帝的恩宠与眷顾。
我没读过《圣经》,没去过教堂礼拜,但对上帝有着足够的崇尚,我偶尔也会向上帝祈祷,贪婪的渴望上帝的恩赐,可是读过《棚屋》我明白,上帝对每个人的恩宠无一不一样,没有谁光靠礼拜与祈祷就能幸福的度过一生。或许你和麦克一样,经历创伤后会抱怨生活的不公,会对上帝产生疑问和责难,但我要告诉你,书中上帝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只看到自我的痛苦时,也许我就已从你的视线里消失了”。
以一种仁爱、宽容的心去看待世界,努力在生活中释放爱、得到爱,不要吝啬自我的情感,不给予出去的爱那还叫爱吗?在借用“老爹”的一句话“得不到爱而活着就是一种局限,而不是爱的另一种形式”。
作者威廉在《前言》中说到:“假如你信上帝,也许还有上帝。当然即便你不信上帝,上帝也可能在那里。”理解一种信仰的意义要远远超过理解一种信仰,理解仁爱与宽容也远远超过学习仁爱与宽容。
译者朱子仪在《译后记》中说到:“翻译《棚屋》注定会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而我要说:“走进《棚屋》注定会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就像作者不明白如何给故事结尾一样,我不明白如何给我的读后感划上一个句号,就用封面上的一句话作结束语吧:
“你是否愿意深入记忆中最黑暗痛苦之处,寻找真正的爱与救赎?”
棚屋读后感(八):
放下《棚屋》这本小说,整个人都觉得简便了许多。感觉脑子里充满了东西,却又无法在一时半会里理清。
先简单说说这个故事吧。麦克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美丽的妻子和三位儿女。但在一次露营中发生意外却让他失去了最小的女儿-梅西,这成为了他心中的巨恸,一向困扰着他。直到有一天他在信箱中看到一条让他既愤怒又恐惧的字条,一张来自“老爹”的邀请信,邀请他到梅西丧命的棚屋里去。而心怀对上帝的怀疑的麦克去到棚屋后却经历了神奇的遭遇,与圣父(“老爹”)、圣子(耶稣)和圣灵(萨拉玉)共度了一个周末。而就在这个周末中,经过与这三位圣人的共同生活和对话中,麦克不仅仅从“巨恸”中走了出来,更拥有了坚定的信仰。
这本小说从故事性上来说并无太大亮点,但麦克与上帝、耶稣和萨拉玉的对话和生活遭遇却充满了能量。看这本书时,速度很慢。但不是因为枯燥,而是每看完一篇都要有停下来整理思考。不可否认里面有些东西的宗教性很强,并且加之是译本,某些语句还是有些难懂。但却总是能让人深思,关于爱,关于善恶,关于关系,关于宽容……
小说中最终麦克虽无法确定这个周末是否真实的存在,但他却已变了个人,他在自我的关系圈中建立起了充满友爱和宽容的世界,并不断的影响着周围的人。
我想很多人都会怀疑一个人是否能真的像关系自我一样去关心他人,并且还能原谅一个杀害自我女儿的人。我也有着一样的疑问,因为那看起来太不可思议,似乎对自我太残酷。但回想起来,小说中的一切都是基于一样东西—信仰。麦克把自我交给了上帝,让上帝的生活在自我心中,于是他看事物的中心便不是自我了。而我们很多人都是没有这样一种信仰的,就算有也无法做到像麦克一样彻底。此刻的我也同样无法理解那些有信仰的人的思想,但我想信仰这东西的确能够给人供给强大的能量。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如此,给人一种依靠的感觉,让人不会轻易迷失。而那些没有坚定信仰的人则很容易迷失在金钱和权力之中。
也许,对于非宗教信仰者来说《棚屋》里的一些东西是让人难以理解或者理解的,但却能给人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本文永久网址
上一篇: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600字
下一篇:读书感悟